2025年5月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00

新闻中心

国务院发文“激发教育和培训消费”,专家:并非放松对学科培训的监管

责任编辑:HEEE 发布时间:2024-08-14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教育和培训消费)部分提出,要“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被市场解读为利好。

对此,教育部全国校外培训教育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圣足表示,社会培训机构类型丰富而不局限于某一类培训,促进教育服务消费并非放松对学科培训的监管。

“双减”和禁止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大背景下,关于教育培训行业的政策动向格外受关注。但很显然,这次一些分析将激发教育和培训消费等同于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解禁”,又是一种误读。

事实上,文件关于“教育和培训消费”的说明中,主要强调的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开放、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及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购买等内容,这与最受关注的校外学科类培训可以说是完全不搭。

公开信息显示,就在这个暑期,多地教育部门都继续发文强调严禁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并且不少地方还公开了对违规校外培训的查处情况。

就此来看,从激发教育和培训消费活力中去“捕捉”校外学科类培训监管放松的信号,未免过于一厢情愿了。这不仅可能会给一些家长和相关从业者、市场主体带来误导,也会影响到政策本身所致力于传递的善意。

在董圣足看来,提高服务质量是培训机构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普及率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包括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都必须也只有面向公众需求,努力丰富服务类型,大力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赢得市场竞争。

从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量,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持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参训学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等,正是为提高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最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当然,在“双减”政策执行已数年的今天,社会对于校外学科类培训的政策变化依然表现得高度“敏感”,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还是值得玩味。

一方面,这或表明家长和培训行业的市场主体,对于“双减”政策的执行定力,依然还抱持着一种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学科类培训确实还是一些家庭的“刚需”选择,一些“隐形变异培训”,也仍旧不同程度存在。

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毕竟,社会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都需要时间。同时,只有相关教育改革与“双减”政策的执行同步,方能最大程度消解社会“卷”学科类培训的动力。

就此来说,在全盘总结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和吸纳学校、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科学检视学科类培训行业的监管是否仍有优化空间,或同样值得政策设计者予以关注。


企业参展申请
观众参观登记